有朋友让把最近更新的与钢构相关的几家公司做一个对比,我原本是没有这个计划的,毕竟这才过了半年时间,没有必要更新这么频繁。既然答应人家了,今天就把其业绩相关的对比看一看,现金流和偿债能力方面就省略掉了。
我们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行业,据有关行业数据估计,2024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8,800亿元,同比增长9.2%。2024年钢结构在新开工建筑中的占比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钢结构行业集中度较低,2022年前六大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仅7.7%,头部企业如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等产量占比不足3%。市场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中小企业数量约2500家,但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50余家。
2024年,钢构行业五大上市公司中,只有精工钢构同比增长,其他四家都在下跌之中,杭萧钢构等企业的下跌幅度还不低。这些企业的表现,似乎并不与行业数据同步,那么是头部的大型建筑企业把他们的订单抢了,还是规模更小的地方优势企业抢了呢?我们就不知道了,有没有可能是整个行业实际是在下跌,行业数据估计得有误呢?我们不专业,不敢确定,但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概率上最大的可能。
2025年一季度还不错,精工钢构、鸿路钢构和富煌钢构都在同比增长,而杭萧钢构和东南网架却仍在下跌。这种表现有点像市场需求趋于稳定,或者说增长或下跌幅度都很低的状态。哪怕行业数据很亮眼,我还是认为这种直觉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我们再来看一下更长时间的数据,截止2024年,四年来有所下跌的是杭萧钢构和富煌钢构,不过两者都下跌较少,算是稳住了经营形势;其中杭萧钢构是2025年才开始下跌,而富煌钢构已经下跌了三年。
一直保持增长的只有精工钢构,去年还与其一道维持这一纪录的鸿路钢构等两家,在2024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精工钢构还把这一增长趋势延续至了2025年一季度,而只有鸿路钢构跟随了这一步伐。
从四年累计增长的幅度上看,精工钢构和鸿路钢构都是六成左右,差异很小,区别是鸿路钢构2023年就增长超过了这一水平,2024年有所回调,而精工钢构是持续增长才达到这一水平的。
四年时间过去了,有些还在原地踏步,有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还有所下滑,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竞争,总要有输赢,哪怕大家都有着很多比另外那2000多家同行好得多的各种资源优势,仍然不会都能齐头并进发展的。
净利润的表现就更难看一些,钢构行业的五大上市公司,2024年全部都在同比下跌,跌得最少的是精工钢构,只有不到一成的跌幅,其他四家都是三四成的跌幅,由此得出,全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2025年一季度的情况有所变化,精工钢构和富煌钢构有所增长,其他三家仍在同比下跌之中。虽然大家都还没有出现亏损,但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似乎很快就有顶不住要亏损的企业了。
与2020年相比,2024年能保持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一家都没有,也就是说不管营收增长还是下跌,四年过去了,大家都少赚钱了。最为严重的杭萧钢构,赚的不足四年前的1/4,富煌钢构不足四成,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和鸿路钢构分别是七成、八成和九成左右。
从增长率上看,在2021年有四家公司的净利润都有不错的增长,之后的年份,基本上都在下跌,或者只有少量的增长出现。是什么导致了大家都不赚钱了呢?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市场竞争的激烈,我不仅对这两年的行业数据表示怀疑,我还对前几年他们预测的这几年的较快增长也持保留意见,可能是有增长,但哪有估计的年化近一成的增长呢?有些估计过于乐观,自己卖数据倒无所谓,那些要真正投入的从业者们,根据这些数据做决策,可就惨了。
除了市场竞争的激烈,还会有其他什么原因吗?分配关系中的税收和人工成本等影响也是重要原因。有人会说,以前也是那样的,为何去怪这些没有变化的因素呢?谁说没有变化。如果你应交1亿元的增值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和5亿元,差不多就只需交不到5000万元,如果你现在不需要再投资了,就得全交。人工成本是不能抵税的,多给员工发的薪酬(薪酬无法抵增值税),都还有一次增值税要交,当然这和员工要交的个税之类的不挨边,各交各的。
就如同房价快速增长一样,快速增长时,成本中这些影响因素一般就被忽视了,比如地价涨了,税费涨了,没人关心,大家只关心自己的房子又增值多少了。在其中得益的一方会固化和强化这些收益,并视其为永恒不变的,只增不减的收入。一旦房价下跌的时候,大家都会傻眼,矛盾也就出来了。企业分配上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你赚10个亿,交3亿的税,你认了;你不赚钱,还交1亿的税,你只能表面上认了。
2024年,只有鸿路钢构的净资产收益率还算优秀,精工钢构算良好,其他三家都只能算勉强及格,或者过得去的水平了。毛利率的差异萎缩至几个百分点,高毛利率的两家并非盈利最好的,原因是不同企业在成本费用结构上的差异较大。
2025年一季度的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情况差不多,区别可能是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方面领先的鸿路钢构,已经没有了明显的优势,大家都更接近了。
拉长一点时间看,各家的毛利率多少都有所下滑,特别是2025年一季度的情况很不妙,希望那只是淡季和春节放假的偶然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就更麻烦了,大家都是在2021年前就创下了峰值(杭萧钢构、精工钢构和富煌钢构是2020年,鸿路钢构和东南网架是2021年),之后的年份都不再也无法创下新高。这说明大家的经营效率,至少是赚钱的效率是下降的,部分是投入后的产出效率不佳,部分就是净利润的直接下跌。
这种情况下当然麻烦,还不用说其他什么复杂的情况,就按标准的公司估价模型来计算,这些净资产增长了的公司,其公司价值反而是下降的。这和前两天我看人家采访刘美女没上名星收入排行榜的回答差不多,她的回答是“那就是不值钱嘛”。
我不愿意说市值这类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其他相关的文章,我个人觉得,钢构这个行业会一直存在,但2000多家企业显然大部分不会一直存在。至于说是大型企业下的这类专业公司有优势,还是上面看到的主业就是从事这类的公司更有优势?按理说是这五家最有优势,但是,“理”不由我们定,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