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國」Kaiyun-官方网站

“三链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开云「中國」官方网站
CN EN
“三链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21 00:29:09 点击数: 

  坐落在这条秀美生态带上的该镇绿色建材产业园内机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场景。

  曾经是商贾云集的航运码头,亦是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乡镇企业的明星。而现在,这个曾以轧钢厂、造纸厂闻名的工业强镇,正以“产业重构+绿色创新+文化传承”的转型密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在湖北正和米业第三期技改扩能的智能化加工车间,珍珠糯稻经过数道工序蜕变成晶莹剔透的精品大米。从原料运输、抛光精选到装袋打包,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有条不紊。湖北正和米业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第三期技改扩能后,年生产大米由最初的5万吨增加到15万吨。今年一季度,正和米业销售额达259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5%。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道桥镇依托省级龙头企业湖北正和米业,着眼全产业链培育,投资4400万元实施正和米业扩能改造和精米加工项目,创建“合鑫泰” “米美佳 “云辛”等品牌。引进华浓梦酒业有限公司建设成年产3000吨白酒的现代化白酒生产工厂。随着投资6000万元的时锦鲜仓储冷链物流项目二期建成投产,以仓储冷链物流项目为载体,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产品成功打入全国连锁餐饮行业。创出了由“一产”带动“二产”转变成“二产”拉动“一产”进而促进“三产”的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群,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稻”路。

  在湖北九衢管道第三期扩能项目PE管材项目车间,生产秩序井然,工人们正在忙着赶制订单,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年间完成从传统管材到智能管网系统的升级跃迁。去年投资2亿元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的三期扩能项目投产后,不仅年产量增加3万吨,还为为当地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今年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一季度完成订单量达2572万元,创利税150万元,领跑道桥镇纳税大户榜。

  距此不到1公里的英辉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现场,钢结构厂房已拔地而起。这个总投资4亿元的“绿色智造”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立磨生产线加工水泥成品、超细粒化矿粉,全封闭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干粉砂浆、混凝土制品,实现生产加工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2024年11月投产的英辉建材,目前销售额已达4000万元,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元以上,年税收达2000万,带动就业300人。

  道桥镇围绕“2+1+N”产业链,以绿色建材产业为主导,打造武汉城市圈西部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区与梦南经济增长引擎,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随着14家企业的入驻,4.89平方公里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已初现雏形。

  沐浴清晨的阳光,G347国道上满载建材的货车川流不息。随着孝汉应高速的全线贯通,道桥镇至武汉天河机场车程缩短至40分钟,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0%以上。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道桥镇绿色建材产业园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上午武汉接单,下午道桥发货”的便利,让更多的企业纷纷落户园区。从去年至今,新签约广鹏嘉业日产40吨净菜加工项目、见山年产215万吨新型建材项目、艳英刚年产2万吨新型管材项目、渐变琥珀智能轻工制造产业项目、虹宇年产2万吨水性环保新材料项目5个,总投资19亿元。其中已经落户园区的湖北广鹏嘉业日产40吨净菜加工项目于今年3月份投产,年产值约3000万元以上,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园区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道桥镇域经济发展动能。截至2024年年底,道桥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329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入库项目1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16万元。

  道桥早酒一街香,府河两岸风光美。晨曦微露,道桥镇的早酒一条街便热闹起来,道桥财鱼的鲜香、锅仔的浓香、纯酿的酒香飘溢府河两岸。绵延数百年的“早酒”不但勾住了道桥人的味蕾,还让孝感、汉川、应城等周边县市的客人纷至沓来,争相品尝道桥早酒,感受滨水古镇风光。

  抢抓云梦县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契机,道桥镇以历史文化传统为主线,挖掘老府河特色码头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打造老府河沿线美丽乡村。以道桥老街原地图为依据,协同老府河防洪减灾工程项目建设,保护好六帮公所(云梦县第一个党支部)、镇秀寺、三园酒楼等旧址,重现道桥“状元过街楼”风貌,打造码头文化戏曲广场,复原“千年古渡”场景,打造一条临水古街。守“古韵”,留乡愁,让千年临水文化与美丽乡村相互交融,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道桥镇这样描绘发展蓝图:锚定“一主四化”目标,推进“三链融合”——以糯稻产业链夯实农业根基,以绿色建材链锻造工业脊梁,以府河文化链激活文旅基因,倾力打造区域要镇、商贸重镇、产业强镇、人文古镇、幸福老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擦亮集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打造产业支撑有力的临水文化特色乡镇。

  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从“乡镇工厂”到“绿色智慧集群”,道桥镇的转型之路印证着乡村振兴的时代逻辑。当机械臂与麦浪共舞,当数据流与府河同歌,这座千年古镇正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精神,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