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赫山区朝阳街道梓山湖社区宝基清晏住宅小区项目建设现场,一栋采用装配式技术的楼房正快速搭建。不同于印象中建房子的场景,这里没有飞扬的尘土,更没有轰鸣的挖掘机、来回穿梭的推土机,工人们只需像搭积木一样就能完成拼装,同步实现结构保温一体化。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可以省去传统建造时的楼板保温工序,不仅缩短了工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排放,还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作为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我市kaiyun登录入口 kaiyun平台按照有关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改革进程。2024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益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行业产值倍增、占比大幅提升、体系基本建立的发展目标。截至6月底,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9.31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为57.7%,超过年度目标2.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1.6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装配式建筑产值50.02亿元。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因广泛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因其成本可控、效率倍增、低碳环保,装配式建筑亦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建筑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局面,装配式建筑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也愈发明显,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可以减少建造现场材料堆存、提高建筑可循环利用率等,装配式建筑这一技术天生就带着绿色基因。以推动建筑业“绿色+智能”发展为导向,我市将装配式建筑产业纳入市十大产业链、市“334”现代化产业体系、市“东接东融”战略重点推进。2025年以来,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5.87%,同比增长10.47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装配式建筑产值40.24亿元,同比增长215%。市发改、财政、资规、住建等部门联合发力,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政策刚性约束闭环管理制度,形成了从项目立项、规划用地、设计、图审、施工和验收的全流程监管体系;交通、电力、水利、城管等部门积极推广,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场景横向扩展。“对于益阳来说,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具有良好基础。不仅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备,土地供应充足,而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企业所需的各种材料运距短、成本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筑科技与勘察设计科科长艾迪华介绍。
为更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建筑装配式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我市在推进建筑绿色化、工业化持续发力的同时,以智能建造技术赋能,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不断转型升级。
放眼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领域,桃江县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在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薛志成正推动产品向C端拓展,市场将迈向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竹子生长速度快、培育周期短,越砍越有,是用作建筑原材料的不二选择。”以竹材为原料生产的户外防腐、防霉、防晒产品性能稳定、环保健康。20年来,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是国内竹子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开拓者。公司研发出的以竹材为原材料的产品有16000多种,涵盖户外防腐、装饰、装配式建筑结构件、家具等方面,形成了益阳独有的“绿色积木”。
随后,记者来到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该企业的装配式竹木结构旅居产品优势显著,建造速度快、安装方便且容易拆除,同时能为居住者提供极高的舒适度。不仅满kaiyun登录入口 kaiyun平台足了当下旅游市场对于特色住宿的需求,也契合国家对文旅产业的扶持政策,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量持续增长,企业年产值已突破8000万元。
虽然使用传统的木材、竹材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原材料,麓上住工却用全产业链思维,打开了行业的新前景。该公司具备从设计、生产、安装到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是湖南第一家采用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的企业,云麓木居酒店、靖港麓宿树屋营地、竹林秘境等项目均采用了其产品,且节假日常常一屋难求。目前,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落地20多个省份,以质量好、价格合理、设计方案优、材质工艺高端等特点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家大型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依托丰富的建材资源,便利的区位优势,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益阳市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涵盖了PC构件、竹木结构、钢结构等产品。除上述两家企业,还有诚友绿建、绿建科技公司入选全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诚友绿建打造了全装配式复合密肋夹芯保温板技术体系,具备绿色农房整房设计建造能力;绿建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水泥基保温装配式预制板、超低能耗水泥基防火保温免拆模板、纳米硅超低能耗绝热板和LT防火保温隔声装配式结构体系,先后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十多项荣誉。以现有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为基础,我市组建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竹结构建筑、PC构件建筑等类型产业联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
如今,我市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来势向好、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建造方式更趋多元,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建造涵盖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等多个建造方式。但生产成本高、消费意愿低仍是制约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要素,市场认知不足、监管滞后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装配式建筑在生产效率、生产安全和环保方面的优势未得到充分体现。
针对此现象,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进一步明确责任,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一体化EMPC建造方式,将生产阶段作为建筑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纳入招投标管理和质量监管范围,构建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格局,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集约化转型发展;大力支持企业东接东融融入长株潭市场,打造长益装配式建筑“前建后厂”模式,重点推动打造长益地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通用产品库,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融入长沙市智能建造平台。同时,不断加强对本土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铁军,引导支持企业引入外部高素质人才,逐步改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人才结构,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益阳的绿色建造蔚然成风,托起了居民们的安居梦。眼下,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支持建设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是“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一个低碳、充满活力的新益阳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