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首届西部低空经济博览会在重庆市举行,博览会以“逐梦空天新时代 携手同行向未来”为主题,200余家政府单位、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及高校齐聚,共同开启低空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
在国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低空经济正以年均超30%的增速重塑产业格局。从政策创新到技术突破,从区域试点到全球竞合,这一万亿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政策创新是低空经济腾飞的首要推力。在国家大力推进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这一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适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支持依托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支持举办相关赛事活动。支持一批SAM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
在7月1日召开的广东省广州市低空经济高质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广州市从体系建设、科研制造、应用示范、基础支撑、生态塑造、安全保障、组织领导等角度进行了工作部署,提出要全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不断厚植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突围战中,广州市展现出强大的决心与行动力,积极布局冲浪低空经济“蓝海”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方面,快速推进政策前瞻布局,相继出台《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政策根基;另一方面,全力解锁多元应用场景,通过举办推进会等方式,挖掘低空经济在各行业的潜在价值。
根据《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目标到2027年,上海将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同步发布《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低空通信感知网络规划了建设路径。
再有,香港特区率先启动“监管沙盒”机制,38个试点项目涵盖跨境物流、紧急救援等领域,与深圳、澳门协同探索空域管理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制度创新样本。
放眼全国,已有十余个省/直辖市发布了低空经济专项政策。仅在2024年8月,便有浙江《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河南《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及《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低空经济政策出炉。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低空飞行架次同比激增210%,新注册通航企业月均增长15%,应急救援响应时效提升40%。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从单一飞行器制造向生态系统构建转变,应用场景覆盖物流、旅游、医疗、农业等十多个领域,推动产业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化商用。
乘坐直升机在空中观赏美景,从蓝天“一跃而下”体验低空跳伞,观看数千架无人机表演……随着全球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低空文旅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多种低空文旅项目持续点燃消费热情。文旅方面,低空经济正加快重塑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旅消费场景推陈出新。
海南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正积极培育“低空+旅游”新业态。近年来,三亚以低空旅游项目为主的企业呈现增长态势,水上飞机、热气球、滑翔伞、三角翼、空中跳伞等低空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飞行+旅游观光’模式在各大景点持续升温,已经成为三亚文旅消费新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产业发展科相关人员表示。
放眼全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我国各地不断拓展:在重庆巫山,联合飞机集团与中国邮政合作的“空空联运”模式,让脆李从枝头到东部城市超市的时间缩短至12小时,效率提升17倍;安徽金寨年配送农产品超千吨,无人机打通山区物流“毛细血管”;深圳试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垂直起降点”模式,在杭绍甬智慧高速沿线个起降点,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根据深圳市发改委规划,到2025年底,深圳市将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公共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5年突破1.5万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形成覆盖“技术标准—场景创新—全球输出”的完整生态链。
重庆市梁平区为本次低空经济博览会的举办地,作为重庆市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试点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试点区,梁平依托重庆最长军民融合通用机场跑道(2400米)及超6000平方公里通航空域资源,全年超300天可飞行天数,全域开放全地形低空应用场景试验场,叠加重庆无人机保有量第一区的产业基础与强力政策,构建起“空域优、政策强、场景全”的成熟生态,成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天然高地与理想舞台。
在广袤的我国西部,低空经济正成为破解地理限制、促进区域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协调发展的新引擎。凭借广阔空域资源和独特应用场景,西部地区加速布局低空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下沙子村的武威市凉州区无人机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作业工人和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土方开挖、钢结构主体搭建、屋面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和承台钢筋模板安装等施工有序进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介绍,武威市凉州区无人机产业园项目是近年来凉州区引进的重点项目,也是凉州区加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项目总投资3.48亿元,重点建设无人机装配生产线及研发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年创税收2000万元,解决就业100余人。项目落地建设,对补齐凉州区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短板,推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6月,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举行低空经济飞机展览,集中展示适用于高原环境的低空飞行器,据悉,当地的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于6月启动试运行,首期开通“花湖—黄河湖九曲第一湾”环线公里,可俯瞰草原湿地与黄河蜿蜒的壮美景观。
此外,若尔盖县正依托低空经济政策,在景区、灾害高风险区规划直升机临时起降点。未来还将引入无人机参与森林巡护、物资投送,构建“空中+地面”应急救援网络,此次展览的航空器也将纳入应急救援体系。
从政策创新到场景拓展,从技术突破到区域协同,中国低空经济正以“低空+”的无限可能,重构产业版图,提升民生福祉。当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精准播撒希望,当eVTOL载着乘客穿越城市天际线,当应急救援的无人机划破灾区夜空,这片“低空蓝海”不仅孕育着万亿级市场,更承载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