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國」Kaiyun-官方网站

烟台高新区:热度与速度碰撞出发展强音-开云「中國」官方网站
CN EN
烟台高新区:热度与速度碰撞出发展强音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6 17:34:35 点击数: 

  在烟台京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高耸、机器轰鸣,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建设攻坚战正酣,这正是高新区发展热潮的生动写照。

  从项目建设的火热推进,到科技成果的加速涌现,再到孵化载体矩阵的日益壮大,这片热土正以炽热的激情,书写着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7月26日上午,气温33℃,烟台京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骄阳似火。80余名工人战高温、斗酷暑,在林立的塔吊下、轰鸣的机器旁,掀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夏日攻势”。

  记者看到,曾经的空旷平地,已崛起一片鳞次栉比的“钢铁森林”。项目南地块进展顺利,1#、2#钢结构厂房的主体及维护结构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地面钢筋;3#厂房的砌体施工已接近尾声,几名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进行屋面找平作业。“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共建设16栋标准厂房。其中,南地块将于8月初进行室外配套工程施工,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副总经理傅深钰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指着施工图介绍。

  北地块同样进展迅速,目前1#厂房一层框架已完成,2#、9#厂房即将冲出正负零,另外9栋厂房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砌体施工,紧接着开展屋面和抹灰施工。按照规划,明年6月,北地块将竣工投入使用。

  眼下正值三伏天,持续的高温给一线建设者们带来了严峻“烤”验。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项目部采取了“歇中间、抢两头”的错时施工方式,下午2点半之前禁止工人上工,以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上午11点,结束早班作业的工人陆续来到休息区,只见冰镇矿泉水、切好的西瓜、熬制的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都已备好。“我们正按照预期计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多种防暑降温措施保障我们的作业更安全,工人更有精力。”傅深钰说。

  京航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作为京航科技园三期项目,占地约46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项目紧密结合高新区未来产业规划和区位优势,联合东方科学仪器上海进出口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烟台首个专业化科学仪器的进口产业聚集区,建成兼具保税仓库的专业化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

  项目整体建成后,将吸引众多外资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及人才落户,进一步推动烟台智能装备产业升级发展。眼下,项目正以建设与招商齐头并进的态势加速推进,已吸引12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烟台京航科技园项目占地168亩,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是高新区政府响应国家科技园区产业政策,发挥大学科技园多年成熟的运营经验,打造的一个以航空航天相关精密电子设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据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作为孵化载体建设的“护航者”,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始终靠前一步,精准呵护园区成长。2018年11月京航科技园一期运营之初,科创中心便第一时间对接园区,解读各级孵化载体认定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企业招引方案与发展规划。在政企协同的发力下,园区实现“三级跳”:2020年成市级众创空间,2021年升级市级孵化器,2023年同时斩获省级孵化器与省级众创空间资质,2024年科技园二期加速器投用,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孵化链条。

  浩航星源(烟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在这样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公司创立于2022年,致力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新型电池能源技术的深度应用与产业化,业务范围涵盖智能安全防护领域、智慧农业与环境监测领域、应急保障与新能源领域。

  成立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已累计获得13项授权专利,其中包括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同时,公司还拥有6项注册商标,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园区已搭建起‘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完整创新链条,其中,科技园一期、二期主要支持办公研发和小规模中试生产,集聚了一批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企业;三期则以标准化厂房为载体,推动高端仪器设备产品落地生产。”烟台京航科技园董事长顾陈瑜表示。

  据统计,目前园区一期、二期共入驻企业130余家,注册企业近400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00家,拥有有效知识产权近1000件,一批潜力企业正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京航科技园的崛起,正是高新区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高新区坚定不移地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抓手,全力建平台、聚人才、引项目,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孵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数据印证实力:截至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其中省级及以上孵化载体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占全市的1/2,孵化载体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政策“组合拳”为发展注入底气。《烟台高新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大学科技园,分别给予运营机构最高400万元、100万元、40万元奖励;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对应奖励200万元、40万元、20万元;在孵企业首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运营机构可获每家最高20万元培育奖励。

  专业团队是服务提质的关键。高新区将打造“学习型”服务团队作为基础工程,高频组织政策解读、专业培训,多次赴上海、西安、成都、青岛等先进地区“取经”,培养出一批懂财务、通金融、晓科技、熟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链接优质服务资源、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孵化服务水平……高新区围绕企业成长过程,分阶段开展孵化培育工作,逐步形成了“初创在孵化器,跃升在加速器,壮大在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企业培育体系。

  眼下,通过推动综合型孵化器向专业化转型,高新区已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以中科院计算所为核心,在蓝色智谷打造数字经济专业孵化器;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载体构建医药健康孵化高地;借助航天513所的技术优势,我们可以联动国科装备科技园、北航科技园等,培育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2024年,全区孵化载体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占总量72%;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90家,占总量76%——这些数字印证了孵化载体作为“创新摇篮”的硬核实力,也预示着烟台高新区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道路上,正加速向前,步履铿锵。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放眼黄渤海,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迎波“共舞”,融合发展实现降碳减排;置身城市,国际零碳岛踏浪前行,电动公交穿梭不息,城市生长的声音愈...[详细]

  吹着海风,洗个海澡,这个夏天,烟台海岸线上涌入了大量游客。巨大的客流量带火了“浪花经济”,泳圈等游泳用品销售火爆,冰激凌和奶茶等随...[详细]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天,芝罘区以国家级赛事为引领,在幸福湾水域举办了系列水上运动嘉年华活动。其中包括芝罘桨板公开赛、沙滩足球赛等区级...[详细]

  8月4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站3号机组核岛CB20模块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大型模块全部吊装完成,开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详细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17.96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年中答卷。[详细]

  从交通末端走来的烟台,正在重塑交通版图。莱荣、潍烟高铁相继贯通,机场T2航站楼启用,港口吞吐量连年增长,还有一大批重点工程全力推进。[详细]

  海风裹着微咸的气息,轻抚过芝罘区海滨飞翔乐园。当汽水音乐RB派对的余音散入海风中,盛夏芝罘的活力盛宴仍在持续。为期两个多月...[详细]

  近日,栖霞市永晨敬老院举行了情暖夕阳·荣耀同行迎八一联谊会。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老兵们理发、洗浴,并为他们戴上了大红花。栖霞市退役...[详细]

  7月31日,烟台市政协开展“以历史文化名人为媒介,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城市建设”专题协商会。[详细]

  阳台减半计入容积率提升得房率,首套房5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2.6%,个人售卖5年以上自住且为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免征个税,多代多孩家庭可按不同...[详细]

  昨日上午,第六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烟台黄渤海新区举办。[详细]

  如今,在盛夏的烟台黄渤海新区,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潮气扑面而来,而海螺广场的鼠尾草花海却以一抹清冷的紫,为这片滨海热土注入了一缕治愈的...[详细]